两年内沈阳城区拟新建改造公厕527座
来源:《沈阳晚报》
近日,沈阳市政府对外发布《沈阳市推进城乡“公厕革命”实施方案》,两年内城区新建、改造公厕527座。建设智慧公厕,今年年底前完成智能化公厕监管平台。
全市将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环境卫生条件,提升全市公厕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以公厕补建、提档升级为重点,两年内,对全市中心城区、郊区市县、新型社区(集中居住区)、工业园区、旅游景区等区域的公厕进行全面新建、改造升级。其中:城区新建公厕140座,改造公厕387座,乡(镇)新建和改造公厕100座;国家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等新建和改造建设公厕450座。
2019年,城区计划新建改造公厕108座,乡镇新建改造公厕55座,改造公厕残疾人设施204座。
今年新建改造旅游厕所150座
加快升级改造城镇老旧公厕,特别是单位院内旱厕和设施老化的公厕。规范设置男女厕位比例1:2或2:3,增设第三卫生间和无障碍设施、母婴设施、儿童便器等,保障残障人士、老人、小孩等特殊群体公厕使用权益。公厕工具间内要设置便民工具箱,工具箱内应有针线、简单工具、常用药品等便民物品,安装电子滚动屏。
新建、改造旅游厕所450座,其中,2019年新建和改造150座。均衡分布旅游厕所,加快旅游厕所标准化建设,公厕设计体现当地民风民俗和文化特色,内部配套设施卫生整洁,功能齐全,方便游客。
加强居住区配套公厕建设,将公厕纳入居住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
继续实施内厕开放鼓励政策,城区内厕开放不低于1600处,沿街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业服务场所的内部厕所提倡向社会开放。在醒目位置设置清晰鲜明的标识和指引标志,补充厕所数量,让群众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近的公厕。
乡(镇)、街道政府、加油站、企事业单位、中心校等单位内部厕所提倡对外开放,并悬挂项目标志和指引牌。乡(镇)内厕开放60处,其中2019年开放40座,2020年开放20座。
建设智慧公厕。实施“互联网+公厕”计划,发布公厕电子地图,提供手机APP软件等,在城管APP和环卫微信公众号中新增找公厕、用公厕、评公厕功能,实现公厕精准定位和信息实时反馈。
今年年底建设智能化监管平台。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公厕监管,引入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自动化管理程序,实现公厕人流、照明、气味等功能自动监测上传,提升公厕管理服务水平。
摘编自《沈阳晚报》(20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