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引进垃圾处理新工艺 全面启动垃圾分类减量

来源:《江西日报》

作为全国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江西省宜春市春节后全面启动了生活垃圾分类与减量工作,实施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分类”,通过政府主导、全市动员、全民参与,积极走出一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新路子。

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宜春有扎实的基础。2014年,宜春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逐步探索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全市各乡镇基本成立环卫所,组建了垃圾清运和保洁队伍,按照1个村小组至少配1名的要求选聘了2万余名保洁员,做到定点收集、按时清运、规范处理,使全市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宜春把环卫作业中经营性服务项目推向市场,引进专业保洁公司提供城乡保洁服务,探索建立了环卫作业市场化运营新机制。丰城市引进江西城洁环卫运输公司,在全省率先探索农村环卫智能化管理模式,将GPS芯片安装在垃圾清运车上,通过信息处理平台加强监督管理。

        为改变以前垃圾卫生填埋方式,宜春积极引进新工艺、新技术,加快建设县级终端垃圾科学化处理平台。樟树市引进德立环保公司投资1.8亿元的工业胃项目,将仿生技术应用到垃圾处理中,实现垃圾逐级分类、回收和资源化处理,吃掉垃圾,吐出肥料。高安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900吨,年发电量1.2亿千瓦时,一期项目今年已试运行,当地城乡日产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