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2017年投资2.1亿全面推进垃圾分类
来源:《崇明报》
破解垃圾综合治理难题,是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最近,上海市出台《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加强对垃圾分类违法行为联合惩戒等硬约束。市人大也在加快立法进程,希望能通过地方性法规的制定,进一步明确行为规范和处罚的要求,更好地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正在打造世界级生态岛的崇明,2017年投入2.1亿元资金,用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了资金保障,加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推动,效果立竿见影。2017年,崇明生活垃圾总量相比从前减少三分之一,截至目前,全区已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崇明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金点子”、“好办法”,也为全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
桂林社区自己摸索出了一个做酵素鼓励垃圾分类的好办法。桂林社区去年8月开始推广干湿垃圾分类,一开始,大家都不怎么积极,垃圾混放的情况很普遍。后来,社区请来了公益组织,教大家用湿垃圾做酵素。酵素做好以后可以作为我们平时菜园的肥料,也可用于家中卫生间坐便器的清洗……这一招果然有效,家庭主妇们对酵素的热情带动了全家人自觉进行垃圾分类,进而又带动了周边邻居。如今,桂林社区已经做到了100%生活垃圾干湿分类,不少社区居民还去其他社区当起酵素制作的指导老师。
在港西镇北双村,村委会每月都会对400户村民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公示,做得好的打勾,做得不好的打叉。打分者就是村里的垃圾收集员,每天上午,收集员会骑着电动三轮车挨家挨户收集干湿垃圾,收好一家就在记录表上做好记录。每家每户都要登记,每月的垃圾分类评分,是一户人家能否参与五星级文明户评选的重要条件。
目前,生活垃圾分类已在崇明全区18个乡镇“开花结果”,基本实现了户户有分类桶,村村有分类收集车、分类存储房,每个乡镇都有分类运输车和湿垃圾处理站。
2018年,崇明将继续完善垃圾分类大分流体系,进一步回收利用好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到2020年末,崇明生活垃圾资源利用率计划达到84%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