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胡同里掀起“厕所革命”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北京市西城区提升改造了20座二类公共厕所,全都加上了新风除臭系统。计划到2018年底,西城区所有二类以上标准的公厕都会加装这种设备。北京市正在加大力度改善市民如厕环境,已有500座公厕通过加装通风除臭系统,完成服务品质提升改造。

西城区公厕改造只是全市公厕提升项目的一个缩影。北京市还开展了公厕普查,2016年已完成东城、西城两个区2297座公厕的普查工作,2017年普查朝阳区、海淀区的3000余座公厕,完善基础数据库形成电子地图信息。预计2018年,东城区将开展平房区街巷胡同公厕革命试点;海淀在高新技术产业园试点智能公厕等。

新公厕安装了新风系统

手帕口桥畔这间新厕所,占地面积约有百余平方米。男厕所里面除了几个纳米免冲小便器和带有隔板间的坐便器、蹲便器外,还有大约十多平方米的空间,显得颇为宽敞。墙面地上铺设瓷砖,洗手池上挂着镜子。除了照明,公厕内还有烘手器、电暖器等电器设备。24小时有人值守,随时保证里面的清洁。墙面上一块显示屏,是新风系统的控制器,随时显示着厕所内的空气质量。公厕内禁止吸烟,但如果有人抽着烟上厕所,很快显示屏上的数字上升,接着在十分钟内下降至原有水平。

西城区现有公共厕所总数1086座,二类及以上359座,三类727座,绝大多数的三类公厕都位于胡同中。所谓二类公厕,简单地说就是地处于主要街道,内部设施完善,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的公厕。三类公厕均地处一般街巷,面积狭小,内部设施则相对简陋。目前,西城区的二类及以上厕所都已实现了上述目标,争取2018年全部装上新风除臭系统。

    厕所改造是个漫长的过程,近年来西城区财政每年投入数百万元,逐步改善着公厕的条件。新风除臭、烘手器、暖气、节水便器等都已普及。该区正在加紧研究改造方案,计划在未来的一两年之内,让胡同里三类厕所也实现这样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