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深入推进“厕所革命”:不只高“高颜值” 更加人性化

来源:广州日报全媒体

小厕所,大民生。2015年起,广州市掀起一场旨在改变公共厕所形象的厕所革命。两年来,广州市从人民群众的品质生活需求出发,不断完善各类软硬件设施,完成旅游厕所新建和改扩建任务超过234座。

随着“厕所革命”的深入推进,广州公厕不仅越来越“高颜值”、设施更贴心、管理更精细,而且越来越人性化,不少区域的公厕配有厕纸、洗手液,还增设母婴室、第三洗手间,调高女性厕位比例,这些都体现出浓浓的人文关怀。

越秀区:悬挂老照片留存历史感

2015年以来,越秀区城市管理局以北京路旅游景区创国家4a级景区为契机,大力推进北京路周边共8座公厕的升级改造工作,同时在辖内72座公厕为市民群众提供免费厕纸和洗手液,努力提升公厕管理服务水平。

为了让市民和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北京路的历史文化,构建广州公厕的新形象,越秀区城管局搜集了多幅北京路的建筑和街景图片,如民国期间财厅前的骑楼雨夜、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德路、八十年代广州市最大的国有钟表首饰专业商店李占记”……同时将这些富有历史意义的图片制作成照片悬挂于北京路片区的8座公厕里面,每座公厕放置约20幅黑白照片,遍布在公厕走廊、空白的墙上,方便市民和游客领略北京路及周边的历史韵味。

越秀区城管局已先后对北京路周边的十八坑公厕、李白巷公厕、万木草堂公厕、圣贤里公厕、兴隆坊公厕、起义路公厕、大马站路公厕和惠福东路公厕进行改造,投入资金超过200万元,总建筑面积达670平方米。改造后的每座公厕向市民免费提供厕纸、洗手液,厕所内还安装了电子空气净化器,清除厕所异味。设置了无障碍公厕和轮椅通道,给残疾人提供方便,一改人们印象中公厕脏乱差的形象。

荔湾区:购移动公厕增设母婴室

沙面公园公厕升级改造完成后,厕所里面干净如新,还配有厕纸,让游人称赞不已。除了“高颜值”的沙面公厕之外,荔湾区还结合游园、绿地、广场、步道系统人流量大、如厕需求突出且不易建设固定公厕的特点,采购了3座环保智能公厕摆放在花地大道北华苑夜市门口、浣花路与东漖北路路口、长堤路酒吧街三个位置,建立合理的布局体系。

新购买的环保移动公厕设置保洁员管理间、无障碍位,增设母婴室,优先选用自动感应冲水装置,采用节水、节能新技术、新材料。目前,已完成环保移动公厕的政府采购招投标工作。2017年,年荔湾区大修15座城市公共厕所,升级3座繁华场所、旅游景点公厕。

此外,荔湾区还补充设置了一批含母婴室活动式公厕。今年共计接收4座公建配套公厕,在验收移交过程中,严格落实男女厕位比例不低于12,设置无障碍厕位并保证无障碍设施齐全等要求,现已完成移交并纳入管养对外使用。

海珠区:辖内所有公厕均配有厕纸

除了干净无异味,有没有配备厕纸也是市民评价厕所的重要标准之一。

海珠区城管局2016年开始就推行厕所改革,对全区181座公厕装修提升,并定期排查公厕设施,及时更新维修。公布督查电话,安排巡查队伍每天对保洁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提升服务水平,全区181座公厕全部统一配置厕纸,在74座专人看管公厕配置洗手液,部分专人看管公厕(10)配备烘手机、洗手液,方便群众使用。

通过完善管理制度,专门配置160多名环卫工人进行保洁,每日专人清扫,确保厕所内外环境干净整洁无异味。统一实施制度化管理,有监督和考核,确保公厕达到八无:无纸片、无烟蒂、无痰迹、无积灰、无臭味、无蝇蛆、无蛛网、无污物。

目前,相关部门正根据前期对公厕的摸查情况,对海珠区第一批51座公厕进行改造,重点推进第三卫生间、无障碍厕间的建设,解决男女厕位比例不协调、采光、通风、除臭不理想等问题。

天河区:打造“明星公厕”为全区做试点

20155月,天河区推行厕所革命,对全区公厕配置并免费使用厕纸卷、洗手液盒、干手机等设施。两年过去了,天河区129间公厕依然有纸办恭,为市民提供舒心的服务。

天河区129座公厕使用时间在20年以上的占14%,使用时间在10年以上的有42.6%,  天河区分阶段对公厕进行提升改造。首先,实行分时段保洁,对中心区人流量大、使用率高的16座公厕实行两班制16小时保洁,公厕臭味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而且免费使用厕纸卷、洗手液盒、干手机等设施,花小钱办大事,地板再也不会湿漉漉

对于人流量大的地方,天河打造了“明星公厕”,为后续的公厕标配管理做试点。如天河立交公厕,配备全套标准硬件设施,专项改造残厕门。该公厕除了基本设施外,还增设了婴儿护理台、冲凉房、环卫工人休息间等服务设施。201711月,广州火车东站西全新的智能公厕升级改造完成。改造后,公厕具有智能冲洗节水、自动调光节电、通风除臭、快速清洁等智能管理功能,公厕档次上升了一个新台阶。

白云区:调动社会力量采取不同模式

白云区在用环卫市政公厕206座,数量在全市各区中最多,日粪便运输量12吨。根据白云区相关规定,市政公厕改造与新建由区城管局负责,管理由属地镇街负责。各镇街也充分利用社会力量,采取不同模式对辖内公厕进行管理。

目前,白云区市政公厕按照市要求标准开展管理,根据地域人流量每天不少于16小时免费开放,实行专人保洁,随脏随保洁,内外环境清洁卫生、整洁有序,达到十洁、十无的要求。2015年,白云区对辖内市政公厕进行了一次全面排查与整治;2016年,要求公厕内部都张贴文明小标语。

番禺区:公厕有“美名”男女厕位比为2:3

番禺区沙湾镇的一间公厕名为“荷香馆”,这间厕所不仅名字文雅,而且建筑装饰颇具岭南特色,与周边的古典园林景观浑然一体。公厕外墙是白麻石墙脚,丝缝水磨青砖墙,外墙贴有潮州木雕,内墙天花板上也有潮州木雕,俨然是一座岭南工艺展示馆。

这间厕所装饰物以荷花为主题,故取名“荷香馆”。除了“荷香馆”,景区还有一间“舒心阁”,也是一间名声在外的“明星公厕”。

除了美观舒适,宝墨园在公厕人性关怀方面也用尽了心思。20171月,宝墨园位于观景楼一楼的第三卫生间开放,引发关注。该第三洗手间占地约13平方米,地上铺着防滑瓷砖,坐便厕、洗手台、尿兜都分别设置了儿童款和成人款,一大一小,挨在一起,整体感觉不错。第三洗手间很受欢迎,使用率越来越高。

    宝墨园和南粤苑两园共有8间洗手间,共有150个厕位,其中男厕位大概有60个,女厕位大概有90个。男女厕位的比例是2:3,这样的安排是为了考虑到女性如厕时间长,特意增加了厕位,解女性如厕排队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