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垃圾分类与利用专题研讨会,在京顺利举行

来源: 智慧环卫联盟

1月25日,由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智慧环卫专业委员会主办、北控水务集团承办的“智慧垃圾分类与利用专题研讨会”在北京顺利举行,来自智慧环卫专委会专家及领导代表以及北控水务、北控城服、北京中持、深圳分类管理中心、苏州环卫处、首创环境、广西升禾、浙江联运、北京创亿新世纪、深圳市金晓、苏州伏泰、中国天楹、物尽其用等相关单位代表近30位行业一线实践专家参加了本次研讨。

智慧环卫专委会专家组专家杭世珺首先对会议背景与目的进行了介绍,本次研讨会旨在更好发挥协会及专委会在环卫行业关键问题中的推动作用,牵头解决国家重视、人民普遍关心的垃圾分类问题,为智慧垃圾分类与利用项目推进、政策制定及全面推广提供支撑。

本次研讨会设置典型智慧垃圾分类与利用系统模式介绍、智慧分类与利用重点难点问题研讨、智慧分类与利用系统与模式初评、会议总结四个议题,围绕智慧垃圾分类与利用的系统模式和技术装备,探讨了智慧垃圾分类与利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解决思路及未来发展趋势。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物中心吴远明部长、北京中持环境李彩斌总经理、首创环境徐进军副总裁、浙江联运智慧甘耀军副总经理、智慧环卫专委会王淑宝秘书长分别就城市垃圾智慧分类与利用、农村垃圾智慧分类与利用、智慧分类回收及综合循环利用模式、智慧分类与利用技术与装备、国外智慧垃圾分类系统与模式等五个方面的典型情况作了介绍,分享经验,总结问题,引起了多数参会专家的共鸣,并结合各自的实践进行了互动研讨交流。

全体与会专家与代表热烈讨论,系统分析梳理智慧分类与利用重点难点问题,重点聚焦于智慧分类方法、运营机制、盈利模式、装备效益、运营监管等几大方面。升禾环保谭如潮发言强调智慧源于业务,首先要明确业务实质,目前智慧垃圾分类的业务缺少顶层设计,影响到企业的投资和发展方向,并抛出九大实质问题引起大家关注思考。北京创亿新世纪黄庭梁总经理提出,目前垃圾分类在方向和方法上都存在一些问题,不能为了智慧而智慧,要结合实际国情,以效益为准绳,变积分激励为法律义务。苏州环卫处信息中心洪毅主任提出智慧化是一个体系,各环节一环扣一环紧密相连,要考虑整个体系的智慧化与可持续。金晓科技黄伟高总经理提出要把握垃圾分类发展趋势与走向,尤其是从补贴到收费转折点,这涉及到整个行业的投入和发展模式。伏泰科技李晓华副总、物尽其用黄毅总经理均就资源整合利用模式以及政府效果保障方面的探索进行了分享与探讨。中国天楹提出智慧分类要考虑全产业链,包括前分类、中环卫、后处理,不能只钻垃圾分类的牛角尖。

智慧环卫专委会主任曹曼博士与各与会专家一起,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现场总结梳理智慧分类与利用系统与模式初步框架,要点如下:

智慧分类模式

生活垃圾的智慧分类与综合利用是个系统工程,单一分类方法往往满足不了需要,主流模式是在企业引导政府主导下,先源头后过程和场内、先粗后细、先人后机,人机互动的分类系统。

运营机制

智慧垃圾分类应由政府负责制定以企业为主导的市场规则,企业负责运营,政府负责监管和结果考核。

盈利方法

智慧垃圾分类运营收入保障来自政府补贴,基本利润来自再生资源利用,潜在利润来源于数据资源及关联资源利用挖掘。

技术装备

简单方便实用的智能化装备和网络平台以及行业技工专家是环卫产业落地的主体,智能环卫是环卫产业的未来,也是我国领先世界的一个机会,可实现后来者居上。

政府监管

政府负责智慧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制度法规的制定和全过程监管,监管范围是全过程的出口;监管手段主要是网络平台,向公众开放;监管体制是委托第三方运营;垃圾资源数据所有权法规的出台是有效监管的制度保障。

标准计算

生活垃圾智慧分类回收利用全产业链中各环节间的界面,都需要明确标准,或明确的计算方法,标准和方法的制定由政府主导,利用行业统计真实数据,请没有利益关系的真正专家或委托专业咨询公司来制定。

资源整合

引导企业充分利用资源,入口是减少补贴,鼓励垃圾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和政策创新,整合各方闲置和利用不充分的资源与产能,不局限于环卫体系内部和城市内。

本次专题研讨会的召开,不仅为智慧垃圾分类装备及运营企业、政府主管部门、大型环卫运营集团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台,更通过行业一线专家的力量,对制约智慧垃圾分类与利用的关键问题重点提出、解决,其中一部分问题已经探讨出答案,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论证,还有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发掘,智慧环卫专委会将继续组织专家研讨会以及现场考察活动,力求通过系列研讨和调研实践,探讨出可落地、成效大、可推广、可复制的智慧垃圾分类与利用系统和模式,推动我国垃圾分类事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创建优美环境  喜迎新春佳节

欢迎投稿:来搞请投中环协网站 网站邮箱: zhghww6800@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