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人变身“移动果皮箱”

来源:首都建设报

摘选自首都建设报:寒冬,他们守护京城的温度!


2017年12月23日凌晨5:00,天安门华灯的黄色光晕笼罩着等待观看升旗的人群。有一支20人组成的队伍,他们身穿深绿色的棉服,背后印有“天安门环卫”的字样,衣服上的字在华灯的照耀下散发着亮光。凌晨5:30,北京环卫集团北京机扫公司天安门环境服务中心参加升旗保障的人员已经集结完毕,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

20名环卫工人,拿着背篓、扫帚,在游客观看升旗的区域来回穿梭,随时处理游人扔掉的垃圾。“相当于20个移动果皮箱。”相关负责人形象地说。

我们在广场上设立了很多果皮箱,几乎每隔50米就有一个。不过,通过观察发现,很多游人在观看升旗前,找到一个有利位置,就站着不动了。果皮箱虽然离他们不远,但他们也不会走过去扔,导致垃圾直接落地。于是,我们把保洁员调整进去,让他们在游人中间来回穿梭。这样一来,游客产生了垃圾,看到有环卫工人走过来,就能主动投放。环卫工人发现地上有垃圾,也可以及时清理,这样一来,减少了垃圾落地时间。升旗前,我们也会在广场巡视,现场指挥调度,根据游人密集程度及时调整作业模式。

“肖调度,金水桥观旗点区域已清理完毕!”“东区观旗点清理完毕!”作业队的工作人员拿着对讲机汇报工作,每说一句话,透着黄色的光晕,都可以看到呼出的哈气。凌晨6:30,等待观看升旗的游人越来越多,调度员肖晨拿着手台,密切关注着工作进展情况。“为了保障游客观看升旗区域的干净整洁,我们把作业人员分为广场观旗点、金水桥观旗点、国家博物馆观旗点、人民大会堂观旗点四支作业小分队,通过人机配合的作业方式,让游客能够在干干净净的广场观看升旗。”肖晨说。

寒风中,等待观看升旗的游客不禁跺了跺脚,裹紧了身上的大衣。广场上,20名保洁员排成两个纵队,手拿工具,对广场北部的升旗区域进行一次拉网式清扫,他们认真“扫描”着作业区内每一个角落,塞在砖缝中的烟头也要清理出来。“我们的棉服都是特制的,”肖晨展示着他的棉服说,“这是我们刚发的棉服,是专门为天安门环境服务中心的员工量身制作的,衣服外层可防风防雨,即使是雪天也不怕;衣服内层是厚厚的棉袄,穿着特暖和。考虑到广场上风大,棉服还特意加装了一排防风扣,帽子也加大了一号。要说冷,就是刚从屋里出来的时候冷,等到真干起活儿来,我们还出汗呢。”

在国家博物馆周边步道,环卫集团自主研发的“青风”纯电动扫车和“城市勤务兵”微型电动扫车正在紧锣密鼓地作业,寒风吹下的落叶已经被清理得干干净净。“这辆青风电扫车,是公司专门配备给我们用来清理落叶的,采用的是纯吸作业模式,清理效果特别好。”司机戴昊明摇开车窗说,“这车不仅作业效果好,配备也高级,倒车影像、雷达都有,座椅也舒服,开着这车干活特有面子。有时候还有游客停下脚步,要求跟这个车合影呢。”

升旗仪式快要开始了,作业队的工作人员也结束了今天的第一次清扫工作,他们喘着粗气,脸被风吹得红扑扑的,但却流下了热腾腾的汗水。天安门作业队的老员工张姐说:“我就爱在天安门作业队干活儿,是辛苦点,但是心里高兴。不为别的,就为了让游客一到天安门游玩,就看能到干净的广场,让游客的心里暖融融的。” 

(记者/夏晖  温莹莹/摄 )


欢迎投稿:来搞请投中环协网站 网站邮箱: zhghww6800@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