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今年将推出垃圾分类指引手册并出台分类标准

来源:成都全搜索

近日,垃圾分类成为了成都市民关注的热门话题。该市今年将重点加快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管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系统立法体系的建设。近日,该市城管委推出针对家庭、学校、机关单位三类垃圾分类简明指引手册,同时,成都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将于年内出台。

为了帮助市民了解垃圾分类,推进成都垃圾分类进程,近日,市城管委专门推出了垃圾分类简明指引,为市民垃圾分类进行指导。

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简明指引共分为家庭、学校、机关单位三个版本,详细的对什么是生活垃圾分类、如何分类等问题进行了解答。由于受众和各类场所主要生活垃圾的不同,所以对这份指引进行了分类。像学校,手册做出来就比较简明活泼,学生易于接受。而像机关单位,就用了比较大的篇幅介绍了比如纸质类生活垃圾该如何处理,这些都与家庭不同。

目前,学校版的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简明指引已经开始在全市中小学投放,家庭、机关单位版本的也将于近日开始投放。学校是首要阵地,该市要力争在3年时间内,率先完成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该市生活垃圾分类,主要是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对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置。2017年,该市将生活垃圾分类新增覆盖居民50万户(新增10%纳入2017市委、市政府民生实事目标。目前,《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将在年内向市民公布,同时相关的管理办法也在加紧研究制定,力争尽快出台。

根据2015年该市制定的目标,到2020年底,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60%以上,市城管委将5年的目标分成了2016年覆盖10%2017年覆盖10%,后面三年分别覆盖15%。根据测算,拿可回收物来举例,一般情况下一个三口之家如果每年交售投放的日常生活废品价值不少于50元人民币,基本上就可以达到分类回收可回收物的效果。

很多人关心,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之后,家庭垃圾将如何分类呢?指引上给出了明确说法,接照住建部倡导标准,该市生活技圾实行“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分类:

1.可回收物(即再生资源)指生活垃圾中未经污染、适宜回收循环利用的废物。我市将优先建设可回收物回收处理体系,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与垃圾分类回收两网融合,健全可回收物收集、回收、运输、分栋、处理等渠道。

2.有害垃圾指生活垃圾中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质。我市将优先建设有害垃圾单独收运处理体系,现阶段依托环卫系统设置有害垃圾暂存点、收集运输有害垃圾,送交具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安全处置。

3.厨余垃圾指家庭产生的有机易腐垃圾,基本等同于平时所称的湿垃圾。按照《成都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餐饮企业以及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食堂等产生的餐厨垃圾正逐步实现单独收运处理,下一步厨余垃圾随着处理能力的提升,循序渐进开展居民厨余垃圾分类试点并推广。

4.其他垃圾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垃圾。我市将加强并完善现有环卫垃圾收运处理体其他垃圾系,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在家庭生活垃圾分类中,可回收物的分类是最为关键的,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四类。它的细分品种可多达近百种,是现阶段生活垃圾分类的主要工作内容。该市倡导市民在家里单独设置可回收物垃圾桶,或者用纸箱、收纳盒等容器收集,投放到指定位置或者交给指定的回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