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实施“一体化大环卫”改革 创造干净整洁城市环境

来源:贵阳市城市管理

内容提要:

干净整洁的市容市貌是居民们生活质量的保障,也是城市的一张名片。从2015年开始,贵阳市推行环卫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用市场化手段引进公司进行一体化环卫保洁,提高了环卫作业标准以及机械化清扫率,创造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

晚上8点,负责贵阳市机场路的环卫工人开始了晚班作业。

机场路环卫工人 杨通波:我们工作的时候主要是捡白色垃圾,哪里不干净了就扫一下,其它这些以前我们都不管。现在主要绿化、玻璃、隔离带、还有承重墙,都是要做的。

2015年,贵阳市开始推行环卫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以行政区为单位,一条街道从墙到墙,红线到红线的路面保洁、绿化带保洁、交通设施清洗和市政设施清掏等综合清扫全归一家环卫公司承担,也叫做“一体化大环卫”。

贵阳市城管局环卫管理中心副主任 杨琳:绿化带原来属于生态委的,还有交通护栏原来属于交管,市政设施这块也还由市政局具体来负责清扫保洁,现在把所有的集中在一起,全部由专业的环卫公司来保洁。

改革之前,云岩区除黔灵镇以外的所有社区环卫工作分包给了八家企业。现在,通过公开招投标,一家北京的环卫公司中标,与区政府下辖的一家公司合股成立了贵阳市京筑公司负责云岩区的综合清扫工作。

云岩区城管局原副局长 王开黔:以前这八家公司因为实力要差一点,公司的规模也小,机械化清扫率包括垃圾清运率,达不到我们的要求。

北环集团贵州分公司党委副书记  张岩峰:我们现在对贵阳市的环卫作业模式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从凌晨开始作业,还要巡回保洁,可以说是24小时的全时段的保洁服务,还有就是对整个区域范围内的垃圾的清运、转运、处置。

“仅此一家”并不代表“高枕无忧”。协议签订后,政府会采取实时监测、每月打分的方式对中标公司的作业成效进行监督。

云岩区环卫站站长 胡俊华:我们专门有一个业务科,发现问题就用手机拍照,他们接到图片以后,马上派人出去处理了以后,他必须要再给我照一个图片。哪怕是一个垃圾的清理不及时,我们都会来对他们进行扣分,可以在他的作业经费当中扣除。如果他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按照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的原则,他有退出的机制,他必须就要退出。

京筑公司副总经理 肖发琴:对我们是一个既有压力,也有动力,让我们不断地提高我们的作业水平。

截至目前,贵阳市主城区已经基本完成“一体化大环卫”改革,主次干道车行道机械化清扫率由53%提升到了84%,市级直管的13条道路的保洁标准从3级提升到1级。下一步,贵阳市将把改革延伸到每一条背街小巷,预计今年年底,基本完成一市三县的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