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环卫集团e资源“垃圾智慧分类”进入1000个社区

来源:千龙网

3月24日,全国300多名各地与会代表来到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街道芳城园三区,对环卫集团旗下城市微环境公司开展垃圾智慧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试点小区进行参观。图为环卫集团工作人员演示垃圾分类过程(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许珠珠摄

千龙网北京3月26日讯(记者 许珠珠)3月23日,为期2天的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衔接”工作交流会在京环大厦召开。全国300多名各地与会代表于3月24日来到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街道芳城园三区,对环卫集团旗下城市微环境公司开展“垃圾智慧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试点小区进行参观,深入了解北京环卫集团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过程一体化解决方案和运营模式。

北京环卫集团运用互联网技术,探索出垃圾清运和废旧物资回收“两网融合”发展的垃圾智慧分类模式。采取智能硬件—居民账户—互联网平台模式,在社区布设可采集数据的智能厨余收纳桶和废旧物资投递回收柜,建立“e资源”垃圾智慧分类的综合服务平台,同步实现“在线预约、上门回收、积分奖励、商品兑换、增值服务”等多种功能,对居民自主投递行为实时奖励反馈、垃圾分类数据实时发布、垃圾分类去向实时查询,为垃圾分类量化考核奠定基础。

在垃圾源头分类上,北京环卫集团主要实施以干湿分离为重点,宣传教育与二次分拣互补的垃圾分类模式。同时将厨余分选和废旧物资回收二者紧密结合,协同推进网点布局,率先在全国建立垃圾分类和废旧物资回收统一运营模式。目前已在北京市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海淀区、通州区、石景山区、大兴区、房山区等8个区开通垃圾智慧分类服务,进驻社区近千个,机关单位30个。

据了解,北京环卫集团自2014年起就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试点,致力于构建符合首都特点的垃圾分类模式,初步形成“布网”“收购”“增值”“集运”“处置”于一体的两网融合运营服务模式。这种两网融合的“京环模式”为解决首都城市固废出路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推动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2016年,北京环卫集团仅废纸箱、废书本一项的回收量就达到了1709吨,再利用之后可生产1367吨再生纸,使29078棵大树免受砍伐,另回收厨余垃圾1.8万吨、回收塑料瓶1428257个、回收废旧织物106904千克。

3月24日,全国300多名各地与会代表来到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街道芳城园三区,对环卫集团旗下城市微环境公司开展垃圾智慧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试点小区进行参观。图为市民在手机上查看废弃物的公斤数(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许珠珠摄

3月24日,全国300多名各地与会代表来到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街道芳城园三区,对环卫集团旗下城市微环境公司开展垃圾智慧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试点小区进行参观。图为参观人员在废弃物资收集柜上扫描二维码(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许珠珠摄

3月24日,全国300多名各地与会代表来到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街道芳城园三区,对环卫集团旗下城市微环境公司开展垃圾智慧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试点小区进行参观。图为链接互联网的智能卡,建立“e资源”垃圾智慧分类的综合服务平台,同步实现“在线预约、上门回收、积分奖励、商品兑换、增值服务”等多种功能(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许珠珠摄

3月24日,全国300多名各地与会代表来到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街道芳城园三区,对环卫集团旗下城市微环境公司开展垃圾智慧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试点小区进行参观。图为环卫工作人员演示刷卡打开厨余垃圾柜,居民每天可刷两次,每次可得5个积分,用于兑换物品(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许珠珠摄

3月24日,全国300多名各地与会代表来到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街道芳城园三区,对环卫集团旗下城市微环境公司开展垃圾智慧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试点小区进行参观。图为垃圾分类装置(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许珠珠摄

3月24日,全国300多名各地与会代表来到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街道芳城园三区,对环卫集团旗下城市微环境公司开展垃圾智慧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试点小区进行参观。图为北京环卫集团员工演示装载垃圾(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许珠珠摄

3月24日,北京环卫集团推动垃圾分类试点先行,初步构建了“布网”、“收购”、“增值”、“集运”、“处置”于一体的两网衔接运营体系,形成了“源头分类+工业化集中分选”相协调的垃圾分类模式。图为与会代表在北京环卫集团马家楼筛分转运站进行参观,了解工业化集中分选工艺。(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许珠珠摄

3月24日,北京环卫集团推动垃圾分类试点先行,初步构建了“布网”、“收购”、“增值”、“集运”、“处置”于一体的两网衔接运营体系,形成了“源头分类+工业化集中分选”相协调的垃圾分类模式。图为马家楼筛分中转站(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许珠珠摄

3月23日,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衔接”工作交流会在北京环卫集团召开。此次会议由“两网融合”产业创新协作体主办,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和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共同承办,来自各地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专家、环卫企业和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以及两网融合产业创新协作体成员单位共300多名代表参加。图为活动现场(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许珠珠摄

3月23日,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衔接”工作交流会在北京环卫集团召开。此次会议由“两网融合”产业创新协作体主办,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和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共同承办,来自各地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专家、环卫企业和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以及两网融合产业创新协作体成员单位共300多名代表参加。图为参与会议人员(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许珠珠摄

3月23日,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衔接”工作交流会在北京环卫集团召开。此次会议由“两网融合”产业创新协作体主办,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和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共同承办,来自各地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专家、环卫企业和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以及两网融合产业创新协作体成员单位共300多名代表参加。图为参加会议人员用手机拍摄会议内容(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许珠珠摄